作為公交服務最直接的“體驗者”,市民乘客代表的發言滿是真切。他們笑著夸贊公交車長的熱心服務、定制公交的安全便捷,也坦誠提出“部分站點設置需要改進”“希望多開文旅專線串聯景點”的建議。每一句反饋都藏著對便捷出行的期待,每一個訴求都是對公交服務的信任,這份直白又溫暖的互動,為整場座談會奠定了“心貼心”的基調。
媒體記者以“見證者”的視角,將公交的變遷與擔當娓娓道來。他們回憶起多年采訪中的點滴:從過去乘客排隊投幣、零錢叮當作響,到如今手機掃碼、人臉識別一鍵乘車的便捷;從傳統燃油車的轟鳴尾氣,到新能源公交車的平穩靜音、低碳環保,公交的每一次升級都清晰可見。更讓記者動容的,是公交始終不變的“暖”——駕駛員拾金不昧、見義勇為善行文化的培育,每年高考期間“愛心助考車”免費接送考生、提供應急保障的堅守。“這么多年,我們記錄了淄博公交的發展變遷,也見證了公交人不變的為民初心。”這番話,讓在場眾人真切感受到淄博公交的成長與責任。
職工家屬的分享,從“家人視角”揭開了公交服務背后的堅守。他們聊起丈夫凌晨四點起床的辛苦,說起看到兒子駕駛的公交車換成新能源車型時的驕傲,更感慨“公司總想著我們家屬,逢年過節的慰問、子女入學的幫扶,讓我們覺得不是一個人在支持家人工作”。這份對家人工作的理解、對公交發展的認可,讓現場多了份“小家連大家”的歸屬感。
“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,我們照單全收,立即改進!”公司領導的表態擲地有聲,“讓我們一起攜手,把淄博公交打造成更有溫度、更有效率、更受大家喜愛的出行伙伴”。